應用案例|防爆協作機器人核工業分揀工作站
國內首條機器人低放固廢分揀線在山東濱州完成設備發布8月8日,我國首條核工業領域機器人低放固廢分揀線在山東濱州發布,中國核安全局、中廣核研究院、東方瑞龍環境治理有
待議
國內首條機器人低放固廢分揀線
這套設備使用遨博(大連)機器人有限公司首創的防爆協作機器人結合工業機器人遙操作技術,進行低放射核工業廢物的分揀操作,整條產線包括全屏蔽AGV機器人、遙操作掏桶機器人、防爆機器人等,是國內首條機器人自動化低放固廢分揀線。于2020年底通過由生態環境部華北監督站、核與輻射安全中心、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等專家組成的專家評審會。按照評審會專家組意見,經多次方案改進,本項目自 2021 年 5 月啟動建設,歷時一年設備單體整線已全部建設完畢。
什么是“低放固廢”?
提到“低放固廢”很多人可能都非常陌生,那我們不得不先聊聊產生“低放固廢”的其中一個重要來源。核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其在降低煤炭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緩解能源輸送壓力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和發展潛力,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能源組成。除我們不太熟悉的核能制氫、同位素生產、海水淡化、太空航行等特殊場景,核能還可以發電用于區域供暖、工業供熱供冷等一般場景。核能在具有持續性強、供能形式多樣等優勢的同時也有一定的弊端,即核能的重要衍生廢物。其中高放射性核廢料,目前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找到安全、永久處理高放射性核廢料的辦法;除此之外還有大量工作人員日常使用的工具、配件、防護服、耗材、器皿殘片等固體廢物,這些間接廢料受輻射量較少,危害性相對較低,我們稱之為“低放固廢”。
圖片來自網絡
為什么要開發機器人“低放固廢”分揀技術
“低放固廢”雖不需要像高放射性核廢料處理手段那么復雜和成本那么高,但隨著時間線拉長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之后廢料長年累積對存儲成本和空間占用也是不小的壓力。通過等離子熔融減容處理可大大降低存儲空間,但并不是所有廢物都適合放入熔爐,必須人工將廢物分類預處理,過程中難免有可能引發二次污染的危險,因此,由機器人完成“低放固廢”的分揀工作就再合適不過了。
防爆協作機器人雙臂協作完成分揀
為什么要選用防爆協作機器人呢?
“低放固廢”多為長期積壓放置的固體廢物,它們內容包羅萬象、材質五花八門,更多是以殘肢碎片混合黏連一起的狀態呈現,需要人工仔細判斷并分類;分揀環境對于設備可靠性和防護級別的要求較為嚴苛。而防爆協作機器人在滿足安全穩定性的基礎上,還可提供更為開放友好的系統平臺,完美對接遙操作技術,工作人員不必直接接觸污染廢物,在第二空間進行遠程操作防爆協作機器人完成分揀工作。
更多應用場景
產線的建成可大量復制標準化工藝流程,結合3D視覺還可以適用于農藥、化學、污泥、醫療垃圾等有害廢物分揀場景,處理各類污染物具有高效、環保、適用范圍廣等特點。